跳到主要內容區

寶桑歷史

 

古往

 

 

今來

 


    臺東古稱「寶桑」、「卑南覓」,因在臺灣之山後,又名後山,本地區開發較遲,迨清康熙時,全臺東始入版藉,可斷定清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以前便已有人來臺東。清咸豐年間,漢人來墾者日漸增多,大部分居於卑南一帶;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十一月清廷派南路海防同知袁聞拆實地視察卑南,開始築路,是臺東開發的轉捩點。

    在卑南平原的東方海岸,昔日多慣稱其為「寶桑」,後期才逐漸改稱為「卑南街」,直至日時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終以此地位於台灣之東部,而正式改稱此地為「台東街」。而所謂「寶桑」之名應是翻譯自當地高砂族語之地名,至於「卑南街」之名則是因台東平原舊時原本即多慣稱為「卑南」而起。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前山的「水底寮」(屬於今日之屏東縣枋寮鄉)有福佬籍之移民鄭尚,設法橫越中央山脈而遷移至「巴塱衛」(即今日之大武鄉大武附近),並與當時之卑南覓社族簽訂和約,擇居於「寶桑」一帶,之後更與附近諸族之人進行往來交易,又傳授耕種之法,以後漢族移民移居此地者陸續接踵而至,此地之後亦成為迴航海路而廣為運輸貨物者。
    至清同治末年時,此地已大致形成約有多達五十戶人家定居之市街,此即移民定居山後之濫觴,亦是所謂「卑南街」之前身。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此地再成為新設「卑南廳」之地,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設置台東直隸州,並於此地漸漸增建新市街,於是開始出現「卑南街」此一名稱。此「卑南街」乃是由俗稱「馬蘭街」、「卑南街」以及「新街」三街構成;所謂「馬蘭街」乃建於阿眉族「馬蘭社」的故址之上,「卑南街」則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置州之後,至於「新街」(「卑南新街」之簡稱)則應是創建於清光緒元年置廳之後。


    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所說的「Alanger」,即是指「卑南」而言,而西班牙人所說的「Kita Fosofol」即指阿眉族的地名「寶桑」而言。

    寶桑一地的歷史發展,除了近代的漢文化影響之外,就屬於原住民「卑南」族群的影響最大了,所以卑南族文化也可謂寶桑一地的主要文化特色之一。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卑南族的文化:卑南族的生活居住的區域主要分佈在台東平原、平原西側淺山山麓與花東縱谷南端的沖積平原;然而,從該族群的生產活動範圍來看,則更擴及到台東平原北方海岸山脈南端的都巒山及其東西兩側之海岸平原、花東縱谷內之鹿野平原,在台東平原的西側則更向西進入中央山脈之太平溪、利嘉溪上游、大南溪南、北二支流與知本溪上游的地區,包括馬里山、肯杜爾山、射馬干山、知本主山與小鬼湖等山區。在台東平原的南方,卑南族人的活動區域向南到達今日太麻里鄉與金峰鄉境內的山區。根據卑南族的起源傳說,可分為「石生傳說」與「竹生傳說」兩種。「石生傳說」認為其始祖發源於今台東太麻里鄉三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上(知本的卑南族稱此地為Ruvoahan),由一巨石裂開所生。此系統以知本為主要的部落,包括建和村、泰安村、初鹿村、利嘉村等聚落「竹生傳說」認為始祖亦發源於同一地區(南王的卑南族稱此地為anapanayan),由一段竹子中蹦生出來的。此系統以南王為主要的部落,包括下賓朗與寶桑里等聚落。在清朝末年與日據初期,這兩個系統發展成八個主要部落,被稱為「八社番」,包括知本社(Katipol)、射馬干社(Kasavakan)、呂家望社(Rikavon)、大巴六九社(Tamalakao)、阿里排社(Alipai)、北絲鬮社(Basikao)、卑南社(Puyuma)與檳榔樹格社(Pinasiki)等八社。隨著時間不斷演進,到了日據末期,發生人口增加、繁衍、遷移與聚集的現象,又增加了斑鳩社(Vankiu)與寶桑社(Apapolo)兩個部落,一共成為十個部落。今日卑南族聚落所在位置,主要分佈於今日台東市與卑南鄉。分佈在台東市的卑南族聚落,主要包括南王里、寶桑里、建和里、建業里與知本里,至於其他二十多個隸屬於台東市的里,或多或少都有卑南族人散居著。分佈在卑南鄉的卑南族聚落,主要包括明峰村、初鹿村、美濃村、賓朗村、泰安村、太平村、利嘉村與溫泉村等地區。